2025-07-07 10:51:01 0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CMA 认证的流程
准备阶段:
明确申请的检测项目范围(需在国家认可的检测能力清单内);
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(通常需至少 3 个月试运行);
提交申请材料(如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》、法人证明、设备清单、人员资质等)。
审核阶段:
形式审查:监管部门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、合规性进行初审;
现场评审:评审组实地核查实验室的设备、人员、管理体系运行情况,包括盲样测试、现场操作考核等。
审批与发证:
评审通过后,由发证部门批准并颁发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》;
证书上会明确认证的检测范围、有效期等信息。
持续认证监督:获得认证证书后,需要遵守认证机构的相关规定并接受定期的监督。认证机构将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审核,以确认是否仍然符合认证要求。在认证证书到期前,需要向认证机构申请更新证书,以确保认证证书的有效性。
人员相关材料
证明实验室人员具备开展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资质。
人员花名册及资质证明:所有与检测相关人员(包括检测员、审核员、技术负责人、质量负责人等)的学历证书、职称证书、职业资格证书(如内审员证书)复印件。
人员培训记录:包括岗前培训、年度培训、专项技能培训(如检测方法、操作等)的计划、签到表、考核结果等,证明人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。
人员岗位职责说明书:明确各岗位的职责、权限及任职要求,确保分工清晰。
设备与设施材料
体现实验室具备满足检测需求的硬件条件。
仪器设备清单:包含设备名称、型号、编号、购置日期、生产厂商、量程、精度等信息,需与检测项目范围匹配。
设备校准 / 检定证书:所有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(包括辅助设备)的校准或检定证书,需在有效期内,且校准结果满足检测方法要求;对于无法溯源的设备,需提供期间核查记录。
设备使用与维护记录:包括设备日常维护、故障维修、期间核查等记录,证明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实验室设施与环境记录:如温湿度监控记录(针对有环境要求的检测项目)、实验室设施(如消防器材、通风系统)验收报告等,证明环境符合检测标准。